萬事無絕對,這是小編對明年房價的感覺。細而化之,你會發現,就像玩車的開出漂移一樣,靠慣性就做到了彎道超車。這種大勢是延續今年樓市調控的慣性,這種慣性源于2016年以來從潛移默化影響房價到大張旗鼓對房地產宣戰的決心和戰果,甚至是有對于明年房地產政策的傳導延續,可以預見的是,按照這個月召開的頂層的房地產回憶來看,明年頂層已經對樓市踩下了“剎車”,就是房價肯定有變化。
在這里有必要說一下“因城施策”措施。曾經,這項政策被許多人詬病,被視之為助推房價的地方抓手,而現在看來,這才是頂層的一步大的布局。一線城市,天子視線,敢妄動?分分鐘教你做人。三四五線城市山高皇帝遠,為成績,為發財可以悄悄地進村,開槍的不要。然后,這才有了因城施策。
因城施策其實是分階段施策,不是我不動你,是要看你表現,沉渣泛起,才好一網打盡。當然,一家之言,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話再說回來,明年的樓市到底是熊是牛,其實就是需要分別對待。一線城市具備資源優勢、政策優勢、先導優勢、資金優勢,等等各種優勢,竟然出現房價“腰斬”的情況,說明“老大”真的動真格的了,一線房價都掉,二三四五線城市這些小弟就看著?
三四五線城市借著棚改貨幣化的東風,把給拆遷戶的錢又都通過賣房子收了回來,一來一回增加的是地方上收入,助推的是當地的房價,最終,苦的是拿著十分之一房價工資的打工仔,盼著有套自己的房。
明年遭過“災”的一線城市肯定以維穩為主,而二三四五線城市由于賣房的基礎已經被從一線城市驅逐出去的炒房客和棚改貨幣化催生的房一代嚴重透支。今年買房的要么被套牢,要么當“房鬧”,今年賣房的,要么賣不出去,要么蝕本續貸。最后,還是那句神轉折——“然而”,萬事無絕對。
大體的分析總結就是,明年由于各個城市有各個城市的房地產政策,所以,沒有辦法給大家一個準確的房價預測,而作為閱盡房價皆不是的資深樓市觀眾,你還會相信,全國樓市一盤棋嗎?扯呢?不同城市肯定有有硬撐的,也有有反彈的,關鍵是看這點:你在哪個城市,你所在城市具體怎么個情況?當地具體怎么個想法,最后是你自己怎樣做出針對于本城市的什么判斷?
審時度勢,方能完勝而歸。